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 侵華日軍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國民革命軍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七十個年頭過去了,誰該負責?
1947年2月,二二八事件,由人民請願轉變而為對抗公署的政治性運動,進而激化為省籍、族群衝突,最終導致國軍鎮壓,而死亡人數有「少於一千人」至萬餘人的概估。六十年過去了,誰該負責?
從小到大的歷史課本,怎麼都沒有人告訴我們答案?或者是說只告訴我們一種非常決斷的標準答案。
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納粹黨員與黨衛隊襲擊德國全境的猶太人的事件,開啟了對猶太人有組織的屠殺。德國人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殺人魔嗎?這個世界只有好人跟壞人兩種分類嗎?請跟緊死神的腳步,進入『偷書賊』的故事中。或許這些無解的問題,都將在自己心中找到解答。
雖說死神這樣的角色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小說作品中,不過作者運用死神角色的巧妙還是令人讚嘆。死神合理地穿梭在故事中每個角色的視角中,讓莉賽爾身處的世界更為完整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使用色彩來標記人間的死神,也讓整篇故事增添幾分趣味,在書的一開頭,死神便提出了以色彩標記時間的小理論,使得之後在時間的描述上,有更多元而生動的說法。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不同的色度和調性,死神是這麼說的,巧克力色的天空,嚐起來是什麼味道呢?或許下次等死神逼近時,可以問他一下。
另外,作者很擅長使用各樣各樣的譬喻,他們一塊兒看著隊伍消失,看著隊伍像是會動的藥片,溶解在潮濕的空氣中。諸如此類生動且富有新意的比喻法,整部作品中俯拾皆是。
有一個很特別的安排,在說故事中死神不只一次特意地提前公佈結局,我再讓你提前看一眼結局,這樣或許可減緩等下的衝擊,或是讓我自己做好準備,好告訴你真相。這樣的安排實在很有趣,一時之間,陷入了到底是真的聽死神說故事?還是看書?的錯覺。一方面讓我聯想起前幾週,哈利波特七出版當天,大家對於提前知道結局(雷)唯恐避之不及,或許我該大聲說「死神,你這樣子雷我是不道德的」。
偷書賊可以稱得上是這個暑假數一數二強打的好書,不免要被拿來跟『失物之書』比較一番,我想這是兩本創作題材截然不同的好書,大概怎麼比也不能比出高下。不過在約翰先生(失物之書作者)親切訪台之後,不知道馬格斯先生是不是也會有緣來台跟大家一會呢?非常期待。
最後要說「耶穌、聖母瑪麗亞、約瑟、我的這些老天爺啊!偷書賊真的是一本有文化素養、有文學造詣又好看的佳作一冊」
留言列表